冼夫人文化節
海南人家裏都有一面冼夫人的小旗子
在很多海南人的家裏,都會有一面“冼夫人的小旗子”—— "百通小令旗",寫著“添財添丁”或者“出入平安”之類的祈福語,年復一年,新旗換舊旗,總是擺在家裏最顯眼的高處,“出入平安”的小旗或者會放在車裏。海南人信奉祖先和公祖之外,還會每年有固定的節日祭拜一位偉大的歷史人物,她就是冼夫人。
冼夫人何許人也?
冼夫人(522-602),南北朝時高涼郡(今陽江、電白、高州一帶)人(今電白縣山兜丁村人),梁高涼太守馮寶妻。這位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文武雙全,韜略高超。在中央王朝(自漢元帝始)放棄了對海南島的實際統治權580年之後,冼夫人奏請梁武帝在海南設立崖州,恢復對海南島的實際統治。並接受皇帝任命,親自主持海南島歸屬中央政權的重建工作。
冼夫人身逢亂世,曆梁、陳、隋三代,而維護國家統一、民族團結的決心不變。從冼夫人建議設立崖州到她的孫子馮盎總管海南3州12縣止,將近110年時間,海南政局穩定,經濟繁榮。
作為南越俚僚(黎族)首領,冼夫人身體力行,促進民族團結。長期以來,在民族團結方面,做了許多好事。在治理如今的兩廣地區和海南島期間,冼夫人懲治貪官,平定叛亂,鼓勵農耕,發展生產,開創了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,世世代代深受兩廣地區和海南人民愛戴景仰。
新坡鎮的鬧軍坡不一樣
海口市龍華區新坡鎮是冼夫人的故事廣為流傳的地方,千百年來形成了歷史悠久、影響深遠的"鬧軍坡"活動。
每年農曆二月初六至十二,新坡鎮就熱鬧起來了。海內外感念信仰冼夫人的民眾不辭跋涉之苦,從四面八方趕往新坡"鬧軍坡",以紀念這位傑出的政治家、軍事家和偉大的愛國主義者。1990年,當地政府參與引導改造"鬧軍坡"活動,使內容更加豐富多彩,當年吸引遊客10多萬人次。此後,每年農曆二月初六至十二的"鬧軍坡"活動,便成為島內最大的民俗活動之一,影響遍及海內外。
通常冼夫人文化節當天,大家都會從四面八方前往新坡鎮,這一天的新坡鎮熱鬧非凡,冼夫人廟裏更是香火興旺。
冼太夫人廟初建於明朝,是海南島50多個冼廟中規模最大、參拜人數最多的冼廟,由明代進士、湖廣巡撫提督軍門梁雲龍創建。梁雲龍自敘,他在指揮作戰時曾在夢中得到冼夫人指點,從而轉敗為勝。為了答謝冼夫人,明萬曆三十年(1602),梁雲龍用皇帝獎賞的黃金鑄成冼夫人像,在家鄉新坡建廟供奉。
由於冼太夫人統治海南期間政績輝煌,去世之後常常在海上陸地顯靈護佑百姓,再加上梁雲龍現身說法,虔誠敬拜,故而前往新坡冼廟頂禮膜拜梁沙婆(冼夫人)者幾百年來不絕於路。
新坡的鬧軍坡與其他地方的還不太一樣,沒有驚險的穿仗和過火山,只是和和樂樂的到廟裏祭拜冼夫人,然後在廟門口會有很多當地人賣土特產,長輩都會為了這好吃的芋頭和薏菓提前帶了大袋子來。蒸芋頭和薏菓都很熱門,阿姨們也在用力叫賣,免費讓你嘗都不是問題。還有農家的紅糖塊,也是媽媽們必買之物。
在廟門口買好吃好,再買一把香,就可以進廟裏好好祭拜啦,會有大師給解簽,10-50塊不等。好壞都可以求冼夫人庇佑,求一面冼夫人的小旗子回家保平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