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准備幹糧,收拾行囊,去看月光吻海洋

她准備幹糧,收拾行囊,去看月光吻海洋

來源:馬蜂窩    作者:曉雲同學

她准備幹糧,收拾行囊,去看月光吻海洋

文昌瓊海四日行


她穿越幾條街投遞一張明信片
她背著吉他走向海邊問老頭借一支煙
她坐在舊床沿安靜換新琴弦
她說來自南國的雨夜唱起歌來不知疲倦

她要找個平淡的工作寫幾首簡單的歌
她說這土地情深意重不想錯過每天的日落
她要做個多情的過客路過感動的生活

她准備幹糧,收拾行囊
去看月光吻海洋
《她穿越了幾條街》——豆子糖


以前你問我旅行的意義,我會說是爲了忘記。爲了暫時掙脫蒼白的生活,給自己一段無人打擾的時光去整理好紛雜的情緒,再回到生活裏,繼續日複一日的輪回。現在如果你問我旅行的意義,我會說是爲了記得。爲了在離開之前,多看一看這裏的風景,多留下一些絢爛的記憶,等到很多年後,還能抓住一些回憶的片段。恍然間已是大三,在小島上也呆了兩輪花開花落,還有一年就要離開,以後也不知有沒機會再回來,趁年輕,多看看這裏的風光,將小島的美留在心上。這片天地,我來過,我觸摸過,就夠了。這便是這次出行的目的。

瓊海第一天

玉帶灘、海的故事

大清早出發,經過四五個小時的車程後,終于到達了博鳌33號青年旅社。


青旅很普通,交通位置不錯,老板是一位溫柔的大姐姐,很細心的告訴我們附近的景點和美食。店裏有只狗狗叫牙膏,不怎麽怕生,還有只小鳥(我們給起名叫牙刷),你把手伸到籠子邊它會自己湊上來讓你撫摸它,可愛極了。


下午我們一隊人在附近的回味雞湯店吃了頓飯,雞湯都是現煮的,保留了雞肉的鮮美,湯裏面加了不少底料,滋補得不得了。回青旅稍做休整,出門散步就走到了一片未開發的海灘,這邊屬于玉帶灣,整片沙灘如同一條白玉做的飄帶橫亘在河海之間。


這片海灘沒有經過開發,砂礫特別粗糙,但是並不妨礙我們見到海的激動,我們幾個人脫了鞋就在海邊追逐嬉戲,暮色漸漸暗下去,我和汪露還有筱媛等人看到不遠處有一片燈火,就散著步往那邊走去。途中筱媛和她舍友們唱著歌,快樂得像三只離籠的鳥。


我一路放著民謠,不知爲何不想說話,內心有一種很沈穩的笃定,只覺得這樣走下去就很好,走到那燈火璀璨的地方去看看,去看看海的那邊是什麽。我們一直走到沒有路,才發現那片亮光其實是在對岸,也不覺得遺憾,又慢慢悠悠踱回去。回去的時候借著車燈投射在牆上的我們的影子,擺出各種滑稽的造型拍照,幼稚而有趣。
      

回青旅沖了沖腳上的沙,繼續出發去尋找那家據說特別好吃的清補涼。那家店叫“椰子的味道”,一家不太起眼的小店,人卻很多。我們點了清補涼慢慢喝著,這家清補涼加了玉米和花生碎,還有很多料,配上冰涼的椰汁,確實特別好喝。
       

接下來就是去海的故事,聽說是個建在擱淺船只上的大型酒吧,去了才知道居然有這麽有文藝氣氛的地方。整個海的故事建在沙灘邊一排大型木船上,船上有很多木制的桌椅,桌上燃著航海時代造型的油燈,在這裏,你可以坐在星光下,聽著潮漲潮落,就著一杯清酒感受夜色的溫柔;也可以幾個人對坐,交換彼此生活中那些或喜或悲的瞬間。
       

我們在上面轉了一圈就下船去了海邊,這邊的海灘是開發過的,砂礫柔軟地舔著腳心,溫涼而舒服。已是夜晚,風比白天大很多,浪花一層一層地湧過來,我們幾個仿佛小孩子一樣去跳浪花,盡情地笑鬧,裙子濕透了貼在小腿上,風吹過來有些冰涼。晚上吃了點宵夜就回了青旅。


 


瓊海第二天

日出、永久會址、創意集市

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就起來了,五點多的天色還是黑的,只透著些微的亮光。青旅小姐姐說前幾天都在下雨看不到日出,我們特別擔心,那天早上卻奇迹般地是個晴天,我們又走到了海的故事,坐在甲板上等待日出。
       
船上已經有了不少人,清晨的 海的故事 褪去了夜晚的喧囂迷醉,顯得有些蒼白,卻有著別樣的韻味。我坐在床頭的桅杆下,看天際翻滾的雲層。
       
海風呼啦啦地吹,揚起我的裙擺,拂亂我的長發,我眺望著翻滾的海浪,如同得了失語症的孩童,開始羨慕起住在海邊的人們,每天都能看到這樣瑰麗的日出日落;又想起以前的夢想,做一個守燈塔的人。想起那些開小差的晚自習,偷偷寫在草稿本上的詩句,把夜色比作鯨魚的腹腔;還想著以後和心愛的人舉辦旅行婚禮,四海爲家,老了就到海邊定居,最後安靜地死去,把骨灰葬在海底......
       
就在我這麽瞎想的時候太陽已經一點一點升起來了,將前方的雲渡上了一片迷蒙的金光,我感到光線柔柔地打在我的臉上,有些睜不開眼。卻舍不得錯過一分一秒,風起,晦明變化間,有一種驚心動魄的美。





回青旅洗漱收拾後,我們繼續出發去博鳌亞洲論壇永久會址。博鳌亞洲論壇永久會址景區坐落在美麗的東嶼島上,是博鳌亞洲論壇年會的永久性會址,是诠釋博鳌文化的所在地。景區裏宏偉氣派的現代建築、智能化的會議設施、動靜相宜的高爾夫球場、河海交融的旖旎風光、古老動人的美麗傳說,演繹著人與自然的和諧。

看了一圈出來,其實覺得可看的地方不多,會址主要看的就是文化意義,算是來瓊海必來的景點,
       
下午去了博鳌金街的創意市集,我們作爲創業學生有自己的一個小攤位。這裏沒有吆喝,沒有叫賣,只有靜靜的用雙手創作體味生活的人,因爲他們的加入,造就了這一場文藝而甜蜜的心禮市集。走進市集,你會發現最熱情的非洲鼓,最細膩的鑽石貼畫,最特別的貝殼項鏈,當然還有最可愛的原創吉祥物——椰可可!手工陶瓷,魔術道具,編織畫,手繪T恤......應有盡有。


在陽光海風下,還有泳池party,烏克蘭小帥哥的胸肌可是相當吸睛(捂臉(*/ω\*))



文昌第三天

銅鼓嶺、石頭公園

第三天我們離開瓊海去了文昌。
 
一路的顛簸之後,到達了龍樓鎮的爐石青旅。這家青旅就在警察局邊上,店裏有一只大金毛叫阿不思。青旅環境很不錯,很有氣氛。
       
中午和筱媛的朋友一起吃了文昌雞,覺得很是一般,雞肉的鮮美還是在的,就是很難嚼而且沒什麽味道,不太適合我這嗜辣如命的湖北人。
       
接下來就是去銅鼓嶺。買了來回的車票,坐車等了很久,總算是到了銅鼓嶺上面。從觀景台可以看到月亮灣,月亮灣就是一個半月形的海灘,俯瞰下去,蔚藍的海水如同一面藍琥珀,在日光下潋滟。
       
觀海長廊極目遠眺,海天相接,白雲悠悠,感覺心也跟著曠達起來。銅鼓嶺真正看的東西不多,我們坐車下山後就去了石頭公園。石頭公園其實是一片淺灘,這裏的海水清澈見底,聽阿叔說有時候還會有水母聚集。我們在這裏撿貝殼和珊瑚,還看到了寄居蟹。坐在椰林裏悠閑地喝著椰子汁,分外享受。


文昌第四天

環球碼頭、高隆灣

我們睡到自然醒,然後打車去了高隆灣,今天剛好是中秋,聽說文昌瓊海三亞這一塊的人有著中秋拜月的習俗,我們便也想去湊湊熱鬧。


在路邊找了家旅社住下,簡單午休後,坐著小三輪便去了環球碼頭。據說這裏是一個大型的海鮮賣場,每天最新鮮的海鮮都在這裏交易,在這裏可以買到最便宜最新鮮的海鮮。我們到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五點,碼頭上熙熙攘攘,全是買海鮮的小販和遊客。帶子,蛤蜊,花螺,螃蟹,海魚......還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海鮮琳琅滿目,讓人看花了眼。還有小哥現場切三文魚,周圍擠滿了圍觀的人。


我們最後買了點鮑魚和蝦,還有一簍子面包蟹,在邊上的海鮮加工店加工了下,等了很久,吃上了最美味的地道海鮮。吃完螃蟹後感覺肚子都圓了,就這樣離開了環球碼頭。


接下來就是去高隆灣拜月。之前聽說海南人這個習俗,還以爲是某種神秘的祭祀活動,還向海南同學到處打聽需要准備些什麽,才能更好地體會這特色民俗。去了才發現其實沒有我想的那麽複雜,就是在海邊畫一個圈圈出一塊地方,一家人坐在自己的圈內,帶上水果月餅香燭等,用香燭把月餅圍在圓心,大家一起許願聊天,同時賞月觀海吃水果,最後大家把月餅一起吃了,拜月就結束了。
       
我們去得比較遲,一路上非常熱鬧,大人牽著小孩,路邊很多賣發光牛角啊兔耳朵啊什麽的攤位,還有賣香燭的。到了海灘邊老遠就看到一大片星星點點,海灘上全是搖曳的燭光,明月皎皎,襯得這夜色更加溫柔。我們倆也買了兩根蠟燭,畫了個圈,學著本地人對著月亮叩拜,我許了好多個願望,然後把蠟燭插在了沙灘上。燭光點點,寄托著最溫暖的親情,在這離家千裏的中秋節,帶給我別樣的感觸。
      
之後就在沙灘上走了走,感受了下節日的氣氛,就慢慢走回去了。

因爲連續的降雨,後面的行程不得不取消,就這樣結束了國慶的出行。回想起來這四天的旅程,倒也覺得奇妙。一群來自山南海北的朋友一起離開學校,去看陌生的風景,一路嘻嘻哈哈,不覺疲憊。


正如最近喜歡的歌裏唱的:“她要做個多情的過客,路過感動的生活”,世界很大,你永遠也不知道這一刻其他人正過著怎樣的生活。在別人的世界裏,做一個安靜的過客就好。


我一直覺得生活的意義從來都是自己賦予的,生活需要儀式感,需要被紀念,被慶祝,需要平地波瀾,需要歡笑和淚水,需要交換故事和情緒,需要溫暖的擁抱和冰涼的酒。而每一次行走帶來的,是眼界和思維的開拓,也是另一種體悟。很多東西並不在書本上,困囿于學校的話你永遠也不會成長。


從大一的儋州遊到大二的桂林和廈門,再到生日獨自去天涯海角,大三的瓊海文昌行,一路走來一路回顧,心境已經截然不同,這段行程,溫柔卻有力量。在這樣的深夜敲下這些文字,也沒有精心的雕琢,純粹是爲了記錄,記錄下我走過的每段旅程。


旅途問題小記


1.出行一定要提前買好車票!!!!特別是高峰期!!!這次就是沒有了直接去瓊海的車票耽誤了時間,以後要記住提前買車票。
2.旅行在外提前規劃好行程,多帶點防蚊蟲叮咬的藥。
3.在外面健談一點,多問問本地人行程等,可以少吃點虧。
4.腸胃藥一定要帶!!!!在外面別吃太雜,飲食要特別注意衛生!!!
5.適當放棄景點,結合實際情況調整行程。


返回頂部
關於海南 | 網站條款 | 授權資訊 | 網站地圖 | 鄭重聲明 版權所有:©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 主辦單位: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 備案號:瓊ICP備18001038號-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咨詢電話:12345